刚过立夏,百度就被架到了舆论的 ” 火炉 ” 上。
近日,有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吐槽称,自己使用百度地图时,导航界面的车道上竟然出现 ” 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 ” 的几个大字,甚至还有虚拟广告牌的图像。
图源:网络
该条发文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在互联网上炸开锅。有人惊呼:” 原来广告竟然可以这样打?” 有人戏谑:” 他们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吗?” 亦有专家指出,此类广告或违反《广告法》中 ” 不妨碍公共秩序 ” 条款。
更多人则批评,百度将用户安全置于商业利益之后。
对百度来说,这样的 ” 口诛笔伐 “,可能已司空见惯。毕竟,” 挨骂 “,早就成为百度这些年的常态。
百度如何炼就 ” 坏口碑 “?
梳理百度的 ” 翻车史 “,堪称跌宕起伏、连绵不绝,其节奏之密、频次之高,一度让人感觉比其 AI 大模型的迭代速度还要刺激、紧张。
今年 3 月,# 登上热搜榜第一位。
多位网友爆料称,微博用户 @你的眼眸是世界上最小的湖泊,自 2024 年以来,数次在饭圈 ” 开盒挂人 “,并参与了对受害者的网暴。
所谓 ” 开盒挂人 “,即在网络上恶意公开他人真实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手机号等隐私。
而 @你的眼眸是世界上最小的湖泊 被证实,正是百度副总裁谢广军的女儿。
虽然事后老父亲在微信朋友圈亲自道歉,百度官方也在后续下场回应,但广大网友似乎并不买账。
去年 5 月,时任百度公关副总裁的璩静发布的抖音内容更是掀起惊涛骇浪。
” 为什么要考虑员工的家庭,我又不是他的婆婆 “
” 我主要需要考虑的是他能不能在他的岗位及时的给我交付结果 “
” 我们的关系就是雇佣关系 “
” 让诽谤者在行业里找不到工作 “
……
高高在上的态度配上一连串 ” 霸总式 ” 的输出,璩静的言论瞬间让打工人 ” 破防 “,纷纷指责其冷血,缺乏人情味、极度功利。
随着事态的发酵,由表及里,公众开始质疑百度的价值观和管理方式,导致其品牌形象严重蒙尘。
更早前的魏则西事件,深夜推广赌博网站的行为,高考志愿填报风波 …… 接二连三地遭遇负面冲击,逐渐让外界累积了对其 ” 坏口碑 ” 认知。
此次百度将广告直接嵌入导航路面的难看 ” 吃相 “,又一次将这家老牌大厂推至风口浪尖,也折射出内在流量变现的压力。
许多网友诧异于赛博预言的成真,认为这与科幻剧《黑镜》中描绘的、因广告过度侵入而引发悲剧的情节不谋而合,形成了一种既荒诞又真实的现实映射。
截至发稿,百度尚未就此事做出回应。
负重前行的 ” 老大哥 “
就本文开头所述被热议的现象,既暴露出百度广告投放与用户权益之间的平衡难题,也反映出曾经 BAT” 老大哥 ” 愈发沉重的身躯和步伐。
客观地讲,百度近几年的业绩确实难言乐观,外界也常以掉队、落伍、摇摆、保守等词冠之。
2024 年,百度实现总营收 1331 亿元,同比微降 1%;实现归母净利润 238 亿元,同比增长 17%。
具体到第四季度,营收为 341 亿元,同比减少 2%;归母净利润为 52 亿元,同比猛增 100%。
高盛之前预测,第四季度百度营收可能只有 300 亿出头,股吧里的投资者一度以为会 ” 更惨一些 “。没想到,成绩超出了预期。
但遗憾的是,资本市场对百度的这份 ” 答卷 ” 很不满意。
财报(2 月 18 日)发布前一日,百度港股报收 89.85 港元 / 股,下跌 6.94%,而后又于正式年报揭晓后的第二和第三个交易日,继续下挫 2.05%、3.23%。
美股更不留情面,于财报当日下跌 7.51%,隔天接着一顿 ” 胖揍 “,合计跌超 10%。
事实上,无论是港股,还是美股,百度的股价均已跌破净资产。以港股为例,截至 5 月 9 日收盘,百度的市净率在 0.84 左右,意味着股价仅为净资产价值的八四折,总市值 1882 亿港元。
对比同业,老对手腾讯和阿里在港股的市净率分别为 4.34、2.15,总市值分别为 4.545 万亿港元、2.359 万亿港元。
资本市场为什么不看好百度?
从数据来看,2024 年百度的 ” 压舱石 ” ——在线营销收入,连续三个季度滑坡,分别为 Q2 同比下降 2%,Q3 同比下降 4%,到了 Q4,降幅扩大到 7%,全年萎缩 3% 至 730 亿元。
云衔科技是一家专注于企业数字化广告营销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公司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更高效的数字化广告营销与运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