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是目前国内用户平均素质最高的网站,其日均访问 IP 在 60 万以上。对于这样一个用户活跃度极高、产出大量优质内容(UGC)网站来说,如何把内容更好地组织呈现并将其中优质部分的价值最大化,非常重要。
基础模块(1 问题-n 回答-n 评论模块)
知乎基础模块中一个问题对应于 n 个回答,一个回答又对应于 n 个评论,因此我们可以把基础模块称为 1 问题-n 回答-n 评论模块。假设知乎架构模型中仅存在基础模块,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那就是信息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生成新的内容并把旧信息快速替换冲刷掉,这种对基础模块无差别的线性陈列,对用户来说将是一个灾难:
在简单罗列的线性信息海洋中,用户汲取其所需信息的成本太高;
信息流如同大河奔流,那些有挖掘价值的信息点稍纵即逝,即信息价值被严重挥霍;
用户不能将有价值的信息点从信息大河里“舀”出来,信息可见而不可用,无法产生长效作用。
知乎的产品设计者很好地意识到了这些潜在的“灾难”,并对每个问题点做出了针对性的产品设计方案,下面木柄逐一展开分析。
话题模块
话题模块用来解决“在线性简单罗列的信息海洋中,用户汲取所需信息的成本太高”的问题。知乎中,每一个基础模块(1 问题-n 回答-n 评论模块)可以添加“话题”标识,“话题”描述了基础模块的“类别”,话题模块与基础模块是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事实上,为内容添加“标识”的做法在以内容为核心的网站的组织架构模型中屡见不鲜,很多网站将这种“标识”称为标签(比如 )。
但是知乎的话题比普通网站的标签走的更远:知乎的各个话题之间不像标签那样是孤立的,它定义了一套将话题组织起来的数据结构。请注意,话题本身就是对基础模块的一种组织形式,而又存在一套数据结构描述了话题的组织形式,那么我们可以将这种数据结构称作“描述结构组织的结构组织”,知乎自己是这么介绍这个“描述结构组织的结构组织”:知乎的全部话题通过父子关系构成一个有根无循环的有向图;根话题即为所有话题的最上层的父话题;请不要在问题上直接绑定根话题。
发现模块
发现模块解决了信息流如同大河奔流,那些有挖掘价值的信息点稍纵即逝,即信息价值被严重挥霍的问题。发现模块主要有两部分内容组成:推荐与热门。热门内容是由用户群体行为所做出来的“内容精选”,而推荐内容是知乎运营人员对“群体行为”的补充完善,最大程度地让有价值的信息减缓流速,或者二次“逆流”,目的就是让有价值的信息得以“上浮”与“驻留”。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说发现模块是构筑在知乎基础模块上的信息“驻留模块”, 那么话题模块也有一个针对其信息的“驻留模块”——“话题精华模块”。发现模块是挖掘全局的有价值的信息,而“话题精华模块”挖掘的是该话题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使有价值的信息在不同的组织维度上得到“驻留”,而不被浩大的信息流冲的无影无踪。
云衔科技是一家专注于企业数字化广告营销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公司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更高效的数字化广告营销与运营服务。